阿勒泰市“党建引领・日照金山”助农项目交出亮眼成绩单,依托“美丽庭院”创建盘活庭院经济,已带动3970户农户家庭销售各类庭院产品,销售额超480万元,人均增收302元,在金山脚下搭建起城乡联动的“幸福通道”。
“自从我们按‘美丽庭院’标准收拾后,不仅院子敞亮多了,菜也长得更旺。现在还能通过镇里对接,把新鲜蔬菜送到城里的‘日照金山’服务站去卖。”9月8日,在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阿克克勒希村,村民郭梅兰在自家庭院采摘李子,西红柿、黄瓜、豆角挂满枝头,窗明几净的院落与整洁的厨厕,正是阿勒泰市“美丽庭院”创建的生动样板。
村民郭梅兰在自家庭院采摘李子
近年来,阿勒泰市各乡镇以“四好三美一卫生”(思想好、学习好、风气好、身体好,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卫生整洁)为标准,引导农户从整理庭院环境入手,清理杂物、规划空间、栽花种菜。在“洁净美”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庭院空间发展“微经济”,小菜园、小果园、小养殖遍地开花,让昔日“闲置地”变成今日“增收园”。
除了新鲜果蔬,传统手工奶制品也成为庭院经济的“香饽饽”。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库尔尕克托干村村民努尔希拉・卡买力擅长制作奶疙瘩、奶皮子,过去多为自食或赠友。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后,她在收拾一新的厨房开辟洁净操作区,严格把控卫生标准,产品品质大幅提升。
村民努尔希拉・卡买力在制作奶疙瘩
“现在‘日照金山’服务站天天有订单,我做的奶制品比以前卖的更多了。”努尔希拉・卡买力笑着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像她一样,将传统手艺与庭院经济结合,让特色产品走进城市居民身边,不仅实现劳动价值,更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为破解农产品进城难题,阿勒泰市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城区各街道社区与乡镇党委结对共建,构建“订单式”供应链条,社区通过居民微信群、“日照金山”服务站收集需求,乡镇村组织农户按单采摘、统一配送。
农户在‘日照金山’服务站售卖农特产品。陈霞 摄
在市区的“日照金山”服务站,新鲜蔬菜、土鸡蛋、手工馕、奶制品等产品每日上新。“黄瓜带着露珠,一看就是刚摘的绿色食品,家里人都爱吃。”正在选购的市民李爱华的评价,道出了城乡联动的民生温度。
阿勒泰市妇联四级主任科员加娜尔·黑扎提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拓展‘庭院+电商’‘庭院+文旅’等新模式,让更多‘美丽庭院’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持续拓宽城乡联动的‘幸福通道’,让金山脚下的协同致富故事越写越精彩。”(阿勒泰市融媒中心记者 李新爱)
文章来源于阿勒泰市人民政府网:日照金山丨庭院美了 钱包鼓了 阿勒泰市农户人均增收302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