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起伏、山野交错、层林苍翠、野花曼妙,沿着阿禾公路一路行去,犹如一幅大自然用细腻笔触勾勒的绝美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风景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在这里汇聚,共赴一段旅程。这条串联起阿尔泰山壮美风光的“玉带”,不仅是一条生态旅游路,更是一把拨动人心的“琴弦”,正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人乐章。
弦连千里
拓宽交流交往路
“阿禾公路开通,路程短了,路面平坦顺畅,沿途风景如画,真是太好了。”握着方向盘行驶在阿禾公路上,自驾游爱好者王磊忍不住感慨。这条全长209.45公里的公路,作为阿勒泰“千里画廊”的关键一环,将禾木、托勒海特草原等景区串联成线,路途的缩短更让各族群众的心紧紧相依。
在阿禾公路零公里起点,游客们争相试穿免费的民俗服饰,拿起手机拍照留念,随着冬不拉的旋律响起,各族群众跟着舞蹈演员们踏着节奏,在零公里共跳一支舞,是乐章中最温情的段落。“冬不拉的琴声和公路风声一样动听!”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娜穿上刺绣马甲,跟着舞蹈队伍旋转起来。
旅途中有很多温情瞬间,山东摩旅爱好者赵海玲至今记得,在29公里处露营时,夜里降温,当地商户主动让出毡房,“老板说啥都不收钱,这让我感受到这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更淳朴善良!”这些美好瞬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可触摸的温度、可感知的情谊。
距离的缩短,旅途中的温暖,让“各美其美”的期待变成“美美与共”的现实,阿禾公路用柏油路面铺就了民族团结的坚实琴键。
弦系真情
织密交融连心网
阿禾公路中31处观景台,恰似乐谱上的动人音符,既承载着“一山有四季”的奇景,更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天然舞台。在这里,山东游客与各族商户交流沟通,安徽自驾车队和当地居民分享旅途故事,各族游客在这里同览一片景色,不同的乡音在风中交织成和谐的和弦。
随着热闹的欢呼声望去,是翠微观景平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手持盛满奶疙瘩、糖果的“恰秀布”,将五彩斑斓的美食奋力抛向空中,游客们争相拾取这份承载祝福的甜蜜馈赠,山东游客捡起奶疙瘩,带着笑声分享给身边的游客,穿冲锋衣的上海小伙举着刚接住的糖果,凑到当地摊主身边请教“恰秀”的寓意,摊主笑着说:“这是对你最美好的祝福。”这场名为“恰秀欢歌・民俗奇遇”的文化活动自7月推出以来,已吸引超8000人次参与,成为阿禾公路最具人气的文化地标。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互相交谈、不同乡音在分享美食的间隙碰撞出温暖的火花,陌生的面孔露着同样开怀的笑容,在这一场场的活动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暑假期间的阿禾公路,成了流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课堂。阿勒泰市实验小学的百余名师生家长,用画笔和镜头记录大自然的杰作。摄影组追拍牧民赶羊的身影,绘画组在草原上勾勒雪峰轮廓。分享会上,孩子们用国家通用语言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遇到不明白的少数民族习俗,他们会互相答疑解惑,深入沟通交流。他们的身影落在草地上,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野花叠在一起,成了这幅风景画里诠释相互交融最动人的一笔。
弦奏同心
共筑发展同心圆
通车以来,65万余名各族游客共赏阿禾公路的美景。在托勒海特草原,牧民的马蹄声与游客的快门声相和。在通巴原始森林,研学团队的惊叹与护林员的讲解交织,共赏山河的过程中,“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的认知在心底扎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审美共鸣中悄然升温,成为乐章中愈发激昂的主旋律。
文旅融合更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上百场文艺演出吸引十余万人次参与,增加的演出收入背后,是演员的笑脸,也是沿线商户的增收。“游客多了,我烤的羊肉串销量翻了倍!”牧民哈那提的话,道出了这条路带来的“共富”希望。
在乌希里克观景台,新疆派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薛玉春的咖啡车刚开业就迎来火爆客流,单日最高营业额突破1000元。“阿禾公路的车流量超出预期,我计划再增加特色点心品类。”而欧东华改造的木屋民宿,凭借“保留传统+现代舒适”的特色,旺季时需要提前半个月预订。数据显示,公路通车后酒店入住率从33.3%跃升至45.09%,车辆租赁业务增长40%,沿线农牧民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
阿禾公路的每一块柏油,都浸透着“一起想、一起干、一起赢”的温度;每一公里风景,都生长着“共守一个家、同爱一片土”的深情。当精神家园的根基在共担中共厚,当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共享中扎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乐章,早已不只是沿着路面流淌——它顺着溪流奔向草原,跟着雄鹰掠过雪山,伴着各族群众的心跳,在阿尔泰山的褶皱里、在每个人的笑眼里,生生不息地奏响,一遍比一遍嘹亮。(阿勒泰市委统战部供稿)
文章来源于阿勒泰市人民政府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阿禾公路:一条路,串起各族群众的同心梦
暂无评论内容